洛南县是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北麓的山城,春秋分明,冬夏均等。这里的山峰峦叠嶂,处处茂林峭壁;这里的水碧波微澜,条条越岭环山。她虽然是一个山环水绕的美丽仙城,但也正因为她的崇山峻岭、幽谷深涧给“三调”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 “三调”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简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开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国情国力调查。开展“三调”工作,既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土地资源利用,更好更高效地进行社会化服务和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 学习“三调”专业技能技术是完成“三调”工作的保障。2018年年底,县“三调办”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作业单位,本着“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的原则,将“三调”工作确立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全体三调人发扬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的吃苦耐劳精神,攻坚克难,向全县高山低谷发起“进攻”,“三调”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由于“三调”比之“二调”科技成分更高,专业技术要求更扎实,所有参与者必须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为此,“三调办”要求所有参与人员必须赴相关专业单位进行技能培训,经过为期一周的学习、考试、选拔,选出了一批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优秀骨干分子承担“三调”任务。通过学习,极大的提高了所有参与者对“三调”工作的认识,也大大提升了“三调”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了“三调”任务高效率、高质量如期完成。

实事求是,实地勘察
内业图斑比对和提取是“三调”任务的基础。所有内业人员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用最新遥感地理信息地图数据和“二调”数据结合对比,筛查出未变更土地,标记出变更地段,再将数据比对分析,产生“准图斑”,印图成册,为后期的实地勘察做准备。经过4个多月的“图斑”比对和提取,初步的“图斑”确定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实地勘察比对是对“图斑”准确性的检验。生成的“准图斑”必须经过全体外业人员亲临现场、亲眼所见,再反馈给内业人员仔细筛查,认真比对,确保无失误、无遗漏,地类认定准确无误后,才将“准图斑”确定为“三调”调查“图斑”。期间,每组检查过后,还要进行交叉检查,“三调办”领导跟队核查,配合我公司“三调”技术人员“每图必到”,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按地图猜想”的情况发生,确保核实图斑的准确性、真实性。通过多次检查核实,不但提高了“三调”图斑的准确性,也极大的减小了后续实地举证工作的任务难度。

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三调”也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实地举证是对每一位“三调”参与者能力与技术的严格考验,举证数据的真实性是调查成果和质量的重中之重,为此,针对影像不清晰、难辨别、有疑问的地类,所有举证人员必须实事求是,按实际地貌找准“图斑”、认清地类、选好角度拍摄照片,照片既能清晰准确的反映实际地类,又能明确显示地类属性,所有举证“图斑”都严格按照远、近、局部“三照”要求多角度、全方位拍摄,确保拍摄照片能清晰反映实际地类和属性,保证“三调”图斑的真实性、准确性。 洛南县共辖16个镇(办),山大沟深,山林河谷皆靠人力,外业举证耗时耗力,但依然有众多“图斑”无法到达,给调查举证增加很大的难度。为了掌握详实的地类,确保准确定义地类属性,“三调”人员甚至翻山越岭,越谷趟河,实在无法到达的图斑,不惜出钱请人修路也要将实地信息反馈回来,即使风雨交加,所有“三调”人依然奋战在一线。通过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三调”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三调”数据成果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真实准确可靠是“三调”数据成果的关键。所有“三调”人员齐心协力,不畏艰难险阻,用严谨苛责的态度最大程度地展现“图斑”的实际地貌,努力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